标畔手记

赴宴惊现危机,男子的灶灰自救传奇

发表时间: 2024-11-03 15:41

赴宴惊现危机,男子的灶灰自救传奇

男子赴宴遇奇事,灶灰一撒化险情

在清朝末年,天下纷扰,世事无常。

在那江南水乡的一隅,有个名叫柳镇的地方,镇上住着一个名叫李三的青年。

李三为人忠厚,是个远近闻名的木匠,手艺高超,心地善良。

这日,他接到邻村赵员外家的请柬,邀他前去赴宴,说是家中老母八十大寿,要热闹一番。

李三换了身干净衣裳,揣上几个铜板,便踏上了赴宴的路。

这江南的路,曲曲折折,小桥流水,别有一番风味。

李三一边走,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不觉间已到了赵员外家的府邸前。

赵员外家果然气派,大门敞开,宾客络绎不绝。

李三被引到宴席上,只见桌上摆满了佳肴,香气扑鼻。

他刚要入座,却见一位身着红衣的女子从旁走过,那女子身姿曼妙,容颜娇美,一双白皙如玉的手更是引人注目。

李三心中不禁暗暗称奇,这江南水乡的女子,果然温婉如玉,秀色可餐。

可就在他目光触及那女子双手之时,却突然心生疑虑。

他记得师傅曾跟他说过,世间万物,皆有端倪,若见异常,必有古怪。

这女子的双手,白得异常,仿佛没有一丝血色,且隐隐透出一股寒气,让人心生寒意。

李三心中疑惑,但面上却不露声色,只暗暗留意着那女子。

宴席⁩间,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一片热闹景象。

可李三的心思,却始终在那女子身上。

他借故离席,悄悄跟在女子身后,想要一探究竟。

那女子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一处偏僻的院落。

李三悄悄跟进去,只见院落中央有一座小楼,楼上灯火通明。

他悄悄靠近,只听楼内传来阵阵低语,那声音阴森诡异,让人毛骨悚然。

李三心中一惊,正欲转身离开,却不小心踩到了一块松动的石子,发出“啪嗒”一声响。

楼内的人立刻警觉起来,那女子更是如鬼魅般出现在他面前,一双白皙的手伸出,直取他的咽喉。

李三吓得魂飞魄散,本能地往后一闪,躲过一劫。

他转身欲逃,却被那女子紧紧缠住。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忽然想起师傅曾教过他的一个土法子,说是遇到不干净的东西,可以撒灶灰驱邪。

李三心中一横,猛地从怀里掏出一把事先准备好的灶灰,朝着那女子撒去。

那女子一见灶灰,立刻发出凄厉的尖叫,身形变得扭曲起来,仿佛被烈火灼烧一般。

李三趁机挣脱束缚,撒腿就跑⁦。

他一口气跑出赵员外家,直到跑到村口的大槐树下,才敢停下脚步,回头望去。

只见赵员外家方向,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仿佛有什么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

李三心中暗自庆幸,多亏自己留了个心眼,否则今日必遭不测。

李三回到家中,一夜未眠,心中始终想着那红衣女子和诡异的赵员外家。

次日清晨,他便决定再去赵员外家探个究竟。

他换上粗布衣裳,扮作一个卖柴的樵夫,悄悄来到赵员外家门口。

只见赵员外家门口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仿佛昨晚的一切都未曾发生过。

李三心中疑惑,悄悄混了进去。

他来到昨晚那处偏僻的院落,只见那小楼依旧灯火通明,但楼内却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响。

李三心中暗自戒备,悄悄靠近小楼,只听楼内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那小子可曾回来?”

另一个声音答道:“未曾,想来是被吓跑了。”

李三心中一惊,听这声音,竟是赵员外和昨晚那红衣女子。

他心中好奇,正要再听,却听楼内‫传来“咚咚”的脚步声,似乎有人正朝这边走来。

李三吓得连忙躲进一旁的草丛中,只见一个身着黑衣的男子从楼里走出来,手里提着一只篮子,篮子里装着几只血淋淋的鸡。

那男子面色阴沉,眼神凶狠,一看就不是善茬。

李三心中暗自琢磨,这赵员外家,看来真是藏污纳垢之地。

他悄悄跟在男子身后,只见男子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一处偏僻的角落,将篮子放在地上,开始念念有词。

李三心中好奇,悄悄靠近,只听那男子说道:“红衣鬼母,速速现身,享用祭品。”

话音刚落,只见一阵阴风吹过,那红衣女子竟从黑暗中缓缓走出,一身红衣如同血染,面容扭曲,双眼赤红,仿佛从地狱中走出的厉鬼一般。

李三心中惊骇,正欲转身逃跑,却听那红衣女子说道:“桀桀,你终于来了,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李三吓得魂飞魄散,正欲挣扎,却发现自己已被那红衣女子紧紧缠住,动弹不得。

他心中绝望,正以为自己今日必死无疑,却听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锣声。

那红衣女子一听锣声,脸色大变,身形也变得扭曲起来。

李三趁机挣脱束缚,撒腿就跑。

他一路狂奔,直到跑到村口的大槐树下,才敢停下脚步,回头望去。

只见赵员外家门口,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仿佛有什么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

而那红衣女子和黑衣男子,早已不见了踪影。

李三心中暗自庆幸,多亏那锣声救了自己一命。

原来,这赵员外家,竟是一个邪教组织。

他们信奉红衣鬼母,以活人祭品来换取长生不老之术。

昨晚那红衣女子,便是红衣鬼母的化身,而那黑衣男子,则是赵员外家的管家,负责为红衣鬼母寻找祭品。

而那锣声,则是村里的一位老道士敲响的。

老道士名叫清风,是这一带有名的道士,擅长驱邪捉鬼。

他昨晚便察觉到赵员外家中有异,便悄悄前来查看。

没想到,竟遇到了李三被红衣女子纠缠的一幕。

清风道士见李三有难,便敲响铜锣,用正气压制住了红衣鬼母的邪气。

而那红衣鬼母和黑衣男子,见正气凛然,不敢恋战,便趁机逃走了。

李三得知真相后,心中感激不已。

他决定找到清风道士,向他当面致谢。

他来到村口的老道观前,只见清风道士正闭目养神,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李三上前跪拜,道:“多谢道长救命之恩。”

清风道士微微一笑,道:“无妨,你命中注定有此一劫,但吉人自有天相,你终能逢凶化吉。”

李三心中敬佩不已,道:“道长真是神通广大,不知可否收我为徒,教我一些驱邪捉鬼之术?”

清风道士摇了摇头,道:“你命中注定与道无缘,但心地善良,日后必有大福报。

你只需记住,世间万物,皆有端倪,若见异常,必有古怪。

遇到不干净的东西,保持冷静,用正气压制,便可化险为夷。”

李三心中谨记,拜别清风道士,回到家中。

从此之后,他更加谨慎小心,遇到异常之事,总能保持冷静,用智慧化解危机。

而赵员外家的事情,也渐渐传遍了整个江南水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至于那红衣鬼母和黑衣男子,他们虽然逃走了,但清风道士却并未放过他们。

他暗中追踪,终于在一处荒废的古庙中找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

一番激战之后,红衣鬼母和黑衣男子终于被清风道士降服,江南水乡也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而李三,也因为这次经历,变得更加成熟稳重,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大木匠。

他用自己的手艺和善良,为乡亲们打造了许多精美的家具和房屋,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而那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也成为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

可清风道士却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了踪影。

有人说他云游四海去了,有人说他被天上的神仙接走了,总之,就是没人再见过他。

但李三不信这些,他觉得清风道士肯定还在某个角落,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三的手艺越来越好,名声也越来越大。

不少人慕名而来,请他打造家具、修建房屋。

李三呢,也不含糊,每次干活都尽心尽力,生怕辜负了人家。

他的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

可这天,李三却接到了一个奇怪的活儿。

说是奇怪,其实也不尽然⁨,只是这活儿来的地方,有些让人心里发憷。

原来,是镇西头那座荒废多年的老宅子,突然来了位新主人,要李三去修缮一番。

这老宅子,可是有⁠名的凶宅。

据说几十年前,这里住着一户姓王的人家,一夜之间,全家人都死了,死得不明不白。

从此之后,这宅子就荒废了下来,没人敢靠​近。

李三心里也犯嘀咕,可一来是生意,二来他也想瞧瞧这宅子到底有啥古怪,便硬着头皮接了下来。

到了宅子一看,李三心里“咯噔”一下。

这宅子,果然透着股邪气。

门上的铜环,已经锈得不成样子,轻轻一碰,就“哐当”一声掉了下来。

院子里杂草丛生,枯枝败叶满地都是,一阵风吹过,仿佛有无数双鬼手在黑暗中伸出来,想要抓住他一般。

李三咽了口唾沫,壮着胆子走了进去。

他一边干活,一边留意着四周,生怕有啥不干净的东西冒出来。

可奇怪的是,一直忙到天黑,也没见到啥异常。

李三心里暗自琢磨,难道这宅子,真的只是荒废久了,没啥古怪?

可就在他准备收工回家的时候,却突然听到了一阵奇怪的声音。

那声音,像是女人的哭声,又像是孩子的笑声,凄凄厉厉,听得人心里直发毛。

李三心里一紧,连忙放下手中的工具,顺着声音找了过去。

声音是从后院传来的。

李三来到后院,只见一座破败的小楼,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他悄悄靠近,只听楼上传来一阵低语,那声音,正是他之前听到的哭声和笑声交织在一起。

李三心里害怕,但又好奇,便悄悄爬上楼梯,来到二楼。

只见一间昏暗的屋子里,点着一盏油灯,灯下坐着一个红衣女子,正对着镜子梳妆。

那女子,正是几年前赵员外家宴会上遇到的红衣鬼母!

李三吓得差点叫出声来,他连忙捂住嘴巴,悄悄往后退。

可那红衣女子,却像是看到了他一般,突然转过头来,露出一个阴森的笑容。

“你终于来了。”红衣女子说道,声音如同寒冰刺骨。

李三心里一沉,知道今天是逃不掉了。

他深吸一口气,壮着胆子说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为什么要纠缠我?”

红衣女子站起身来,缓缓走到李三面前,说道:“我是这宅子的主人,王家的女儿。

当年,我们全家被奸人所害,死后灵魂不得安息,一直在这宅子里徘徊。

我等你来,就是为了报仇。”

李三一听,心里明白了七八分。

原来,这宅子里的邪气,就是王家女儿冤魂不散所致。

他想起了清风道士的话,便说道:“冤冤相报何时了,你还是放下仇恨,早日超生吧。”

红衣女子一听,怒道:“你说得轻巧,我们全家死得那么惨,你让我怎么放下仇恨?”

李三无奈,只好说道:“那你说说,是谁害了你们?

我帮你报仇。”

红衣女子一听,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说道:“当年,是镇上的赵员外,他为了得到我家的财产,勾结官府‮,将我们全家害死。

你若能帮我杀了他,我便放下仇恨,离开这宅子。”

李三一听,心里犯了难。

赵员外可是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杀了他,自己也得搭进去。

可若不答应,这红衣女子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他想来想去,只好说道:“你先放我离开,我去想想办法。”

红衣女子点了点头,说道:“好,我给你三天时间,三天之后,你若不来,我便要了你的命。”

李三连忙点头,转身逃出了宅子。

他一路狂奔,直到跑到村口的大槐树下,才敢停下脚步,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回到家中,李三一夜未眠。

他想来想去,觉得这事儿不能蛮干,得找个法子。

第二天一早,他便来到了清风道士曾经住过的老道观前,希望能在那里找到些线索。

可老道观已经荒废了许久,里面杂草丛生,蛛网密布。

李三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啥有用的东西。

正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却突然看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清风道士的名字和一段寄语。

李三仔细一读,只见上面写着:“世间万物,皆有因果。

遇恶莫怕,心存善念。

恶鬼虽凶,终惧正气。”

李三心里一亮,觉得清风道士这是在提醒自己,要用正气去面对邪恶。

他想了想,决定去找赵员外,当面质问他当年是否害了王家。

赵员外一听李三的话,脸色大变,连忙矢口否认。

可李三哪里肯信,他死死地盯着赵员外的眼睛,仿佛要看穿他的灵魂一般。

赵员外被李三看得心里发毛,只好说道:“你……你别血口喷人!

我当年可没害王家!”

李三一听,冷笑道:“那你敢不敢跟我一起去王家老宅,当面对质?”

赵员外一听,吓得差点尿裤子,连声说道:“不……不敢去!”

李三心里有了数,知道赵员外这是心虚了。

他也不想再跟赵员外废话,转身离开了赵家。

第三天,李三带着一把香烛和纸钱,来到了王家老宅。

他点上香烛,对着宅子拜了拜,说道:“王家姐姐,我已经知道了真相,赵员外就是当年害你全家的凶手。

但杀人偿命,这事儿得由官府来办。

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讨回公道。”

说完,李三转身离开,直奔镇上的衙门而去。

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衙门里的捕头。

捕头一听,觉得这事儿非同小可,连忙带着一帮人,跟着李三来到了王家老宅。

他们刚一进宅子,就听到了那阵奇怪的哭声和笑声。

捕头一挥手,众人便冲进了后院,将那座小楼团团围住。

李三站在楼下,大声喊道:“王家姐姐,捕头来了,你可以出来了!”

话音刚落,只见一阵阴风吹过,那红衣女子的身影,竟真的从楼上飘了下来,落在了李三面前。

捕头一看,吓得连连后退,手中的刀都差点掉在地上。

李三却毫不畏惧,他走上前去,对着红衣女子说道:“你放心,官府会为你做主,赵员外一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红衣女子看了看李三,又看了看捕头,眼中闪过一丝感激的光芒。

她点了点头,说道:“多谢你,李三。

我终于可以安息了。”

说完,红衣女子的身影,便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了空气中。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半天才回过神来。

捕头连忙带着人,去捉拿赵员外。

经过一番审讯,赵员外终于承认了自己当年害王家满门的罪行。

最终,赵员外被判了秋后问斩,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而李三呢,也因为这次英勇的行为,被镇上的百姓们称赞为英雄。

他的故事,也再次在柳镇传为佳话。

至于那座王家老宅,也在李三的帮助下,得到了修缮,成为了一个供人凭吊的地方。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三总会想起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还有那位红衣女子的身影。

他总会默默地告诉自己,世间万物,皆有因果。

只要心存善念,勇敢面对,就没有啥可怕的。

而每当这个时候,他也会想起清风道士的话,觉得那不仅仅是一段寄语,更是一种人生的哲理。

他暗暗发誓,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多的美好,去帮助更多的人。

故事讲到这里,也就算真正结束了。

各位看官,您觉得李三的经历,是不是既惊险又感人呢?

这世间万物,是不是真的有因果报应呢?

咱们不妨都心存善念,勇敢面对,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吧!

李三在柳镇出名了,这可不单是因为他手艺好,还因为他胆儿肥,敢去碰那些邪门歪道的事儿。

这不,刚解决完王家老宅的案子,他又接到了一个棘手的活儿——修缮镇东头那座破庙。

这庙啊,说起来也有些年头了,以前香火还挺旺,后来不知咋的,就渐渐荒废了。

镇上的老人们都说,这庙里住着个老神仙,因为不满镇上的人心越来越贪,就离开了,留下这座破庙,风吹雨淋的,成了个没人管的地方。

李三可不信这些神神鬼鬼的,他觉得这庙既然破了,那就得修。

于是,他带上家伙什儿,就去了破庙。

到了地方一看,这庙还真破得可以,房顶漏风,墙皮掉渣,连门口的石狮子都少了一个。

李三也没含糊,挽起袖子就开干。

他一边修庙,一边琢磨,这庙里要是真有老神仙,那自己这一番辛苦,说不定还能得点啥好处呢。

想到这里,他嘿嘿一笑,干得更起劲儿了。

可就在他修到一半的时候,却突然遇到了怪事。

那天傍晚,他正准备收工回家,却听到庙里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

那声音,像是风声,又像是有人在低语,听得他心里直发毛。

李三心里害怕,但又好奇,便悄悄走进庙里,想看个究竟。

他顺着声音找去,只见庙里的大殿里,竟然亮着一盏灯。

那灯,不是普通的油灯,而是用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材料制成的,散发着淡淡的蓝光,把大殿照得朦朦胧胧的。

李三壮着胆子走进大殿,只见灯下坐着一个老头儿,正闭着眼睛,嘴里念念有词。

那老头儿,穿着一身破旧的道袍,头发花白,胡子拉碴,看起来就像个乞丐一样。

李三心里一愣,心想这老头儿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他正要开口问话,却见那老头儿突然睁开了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他。

“你是谁?”老头儿的声音沙哑而低沉,听得李三心里直突突。

“我……我是李三,来修庙的。”李三结结巴巴地回答。

老头儿一听,嘿嘿一笑,说道:“修庙?

好啊,修庙好啊。

这庙啊,早就该修了。”

李三一听,心里松了口气,心想这老头儿看起来也不像啥坏人,自己也不用太害怕了。

于是,他便和老头儿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他发现这老头儿还真有点本事,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说起话来头头是道。

李三心里好奇,便问道:“老神仙,您在这儿住了多久了?”

老头儿一听,哈哈一笑,说道:“啥老神仙不老神仙的,我就是个无家可归的老头儿。

这庙啊,也是我好几年前偶然发现的。

我看这地方挺清净,就在这儿住下了。”

李三一听,心里暗想,这老头儿还挺会装神弄鬼的。

不过,他也没拆穿,而是继续和老头儿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天色就晚了,李三便准备回家。

老头儿却叫住了他,说道:“李三啊,你回去的时候,小心点儿。

这镇上啊,可不太平。”

李三一听,心里一愣,心想这老头儿咋知道自己要回去?

不过‪,他也没多想,便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老神仙。

您也早点休息吧。”

说完,李三便离开了破庙,往家里走去。

一路上,他心里都在琢磨老头儿的话,觉得这镇上,还真有点邪门。

不过,他也没太当回事儿,毕竟自己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了。

可就在他走到镇口的时候,却突然听到了一阵喧闹声。

他连忙加快脚步,只见一群人正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什么。

李三挤进去一看,只见地上躺着一个人,浑身是血,已经没了气息。

他仔细一瞧,这不是镇上的赵屠户吗?

这赵屠户平时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李三对他也没啥好感。

可如今看到他惨死在这里,心里还是有点兔死狐悲的感觉。

他正想转身离开,却见人群中走出一个汉子,指着李三说道:“就是他!

我亲眼看到他杀了赵屠户!”

李三一听,心里一愣,心想这汉子是咋回事?

自己啥时候杀赵屠户了?

他正要开口辩解,却见那汉子已经扑了上来,一把抓住了他的衣领。

“你跑不了!

跟我去见官!”汉子恶狠狠地说道。

李三心里一急,连忙挣扎道:“你瞎说啥呢?

我啥时候杀人了?”

可那汉子却不听他的辩解,硬是将他拽到了衙门。

到了衙门,他被一顿好打,打得皮开肉绽,可就是不承认杀了人。

就在这时,破庙里的老头儿却突然出现了。

他走到大堂上,对着县太爷说道:“大人啊,这李三没杀人,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

县太爷一听,连忙问道:“哦?

你是谁?

你咋知道他没杀人?”

老头儿嘿嘿一笑,说道:“我就是这破庙里的老神仙啊。

我亲眼看到,那赵屠户是被一个黑衣人杀死的,跟李三可没关系。”

县太爷一听,半信半疑,但看到老头儿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便决定再查一查。

经过一番调查,他们果然找到了那个黑衣人,原来是个江洋大盗,因为和赵屠户有仇,便将他杀死了。

真相大白后,李三被无罪释放。

他感激地看向老头儿,只见老头儿正对着他微笑。

他这才明白,原来这老头儿,真的是个老神仙!

从那以后,李三对老头儿更加敬佩了。

他没事的时候,就经常去破庙里找老头儿聊天。

而老头儿呢,也时常给他指点迷津,让他受益匪浅。

日子一天天过去,破庙在李三的修缮下,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模样。

而老头儿呢,也依旧住在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李三总会站在破庙前,看着那座灯火通明的大殿。

他心里明白,这庙里住着的,不仅仅是一个老头儿,更是一个守护这片土地的守护神。

而每当这个时候,他也会想起自己曾经的那些经历。

他觉得,人生就像一场修行,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但只要心中有信念,勇敢面对,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自己前进的脚步。

故事的结尾,就定格在了这个温馨而又充满希望的画面上。

李三和老头儿,还有那座破庙,都成了柳镇上的一道风景。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关于善良、勇敢和信仰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听到这个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