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畔手记

大柏林之旅,首都市区的壮丽展示

发表时间: 2025-01-22 20:04

大柏林之旅,首都市区的壮丽展示


《欧行漫记》系列,继续为你讲述欧洲五国十四城的自然和人文之旅。承接前面所写的德国波恩科隆亚琛、‌杜塞尔多夫,现在来到第五城:柏林

这里呈现的五国十四城是按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捷克的先后顺序,而非实际行程。



欧洲每座城市几乎都是沿河而建。我们离开德国北威州莱茵河巴黎塞纳河,来到施普雷河边的柏林。

在柏林的7天里,不是阴天就是下雨,这符合这座城市的气质:柏林是沉郁的。它不像欧洲其他城市,一味展示辉煌的历史,而更多是关于近代纳粹的极权、东西德分裂和东西方冷战带来的思考。

柏林的火车、轻轨和地铁上,乞讨者明显‬多起来。和西德相比,东德依然相对贫穷。

因为刚从巴黎过来,免不了会把柏林和巴黎进行比较。柏林更多是近代建筑,方方正正,和巴黎的皇家气派区别比较大。

从西边的勃兰登堡门走到东边的亚历山大⁢广场,经过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可以说一步一座宏伟建筑,大柏林的首都气派尽显于此。

以下这些地方,一天时间是走不完的,我们也是花了几天时间。

从南十字站坐轻轨S2在波茨坦广场下。往西边走,经过柏林爱乐乐团,来到⁦大蒂尔加滕公园(Großer Tiergarten)。这是柏林最大、最古老的公园。

公园太大,需要坐车去看六月十七日大街上的胜利纪念柱:高67米的镀金纪念柱,为庆祝普丹战争(1864年普鲁士-丹麦)的胜利而兴建。购票登顶可欣赏柏林全城风光,还能眺望2公里远的勃兰登堡门。

走过公园里的纳粹时期被迫害同性恋者纪念碑。没有任何文字,透过小屏幕可以看到里面的视频。

附近是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资料显示,二战期间的大屠杀,造成近600万犹太人死亡;按广义定义,总计约1700万受害者。

人文精神、对人权的捍卫,都体现在为这些被迫害者或弱势群体所立的​纪念碑上。

再往北走,就是著名的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erTor),举世闻名的柏林标志性建筑。1788至1791年由C.G.朗汉斯(C.G.Langhans)设计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城门,由12根多立克柱组成,上面是古典女神驾驶四匹马。

冷战时期,这里也是东西柏林的分界线。

可能巴黎的宏伟建筑看多了,又可能是各种高空俯瞰镜头里的勃兰登堡门看多了,眼前的勃兰登堡门和想象中有差距。

勃兰登堡门位于巴黎广场(PariserPlatz)旁,附近各国大使馆林立,德国政府机构也在附近。

从勃兰登堡门往东走,是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菩提树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直译为椴树下大街,也可音译为林登大道。西起于勃兰登堡门东面的巴黎广场,经过宫殿桥和柏林博物馆,向东延伸到柏林电视塔,全长约1.5千米,宽60米。它是柏林市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并将柏林大量的景点连接在了一起。

我惊叹于这条大街上一步一处的宏伟建筑。依次经过柏林国立图书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的骑马雕塑、洪堡大学柏林国立歌剧院、新岗哨、柏林宫、德国历史博物馆柏林大教堂(德国最大的新教教堂)、博物馆岛、海神喷泉和圣母教堂、世界钟和柏林电视塔、亚历山大广场……每幢建筑都是景点。

经过柏林国立图书馆(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Preußischer Kulturbesitz),母亲进去休息,我去参观免费的德国历史展览。其中介绍19世纪初柏林沙龙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犹太沙龙女主人拉结•范哈根。这位女性也因为德国犹太作家汉娜·阿伦特的自传色彩传记《拉结•范哈根——浪漫主义时期一个德国犹太女人的生涯》,而广为人知。

经过洪堡大学,门口立着创办者洪堡兄弟的雕塑。

经过德国历史博物馆,这里设有永久性及临时性德国历史展览。每张海报上的年份都是德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经过施普雷河,来到更宏伟的一片建筑群——博物馆岛。这一带有卢斯特花园(Lustgarten),北侧与柏林旧博物馆相邻,东侧为柏林大教堂,南侧为重建后的柏林宫与洪堡论坛,西侧为施普雷运河。在历史上曾长期用作阅兵、集会等大型公众活动的场地。

柏林大部分博物馆都位于东部的博物馆岛:柏林新博物馆(Neues Museum),旧国家美术馆(Alte Nationalgalerie),佩加蒙博物馆(Pergamonmuseum)等。特别是周末,这里排着很长的队伍。

从柏林大教堂再往东走,就是亚历山大广场,有世界钟、圣母教堂、海神喷泉(19世纪末的华丽喷泉)、柏林红色市政厅、柏林电视塔等著名建筑。

飘扬着柏林熊旗的柏林市政厅,是1861年的建筑。因砖红色的外表而被称为红色市政厅。

高耸的柏林电视塔也是柏林的标志。于 1969 年对外开放,高 368 米,在 203 米处有观景廊,在 207 米处有旋转餐厅。因为阴天,云遮雾罩,顶端看不清楚。

朋友Lindy曾推荐我们参观勃兰登堡门附近的德国国会大厦(预约参观,大厦对面约50米处可现场预约),并建议在勃兰登堡门边上的阿德隆大酒店户外咖啡厅喝杯咖啡(一定要去大堂转一圈,非常有历史感)。还有佩加蒙博物馆(有帕加马宙斯祭坛,360全景影像非常震撼,巴比伦伊萨尔门,部分展区可能还在修复中)。

我们去的时候,佩加蒙博物馆依然处于维修暂停营业中,这也是欧洲博物馆的日常。

国会大厦,因时间紧张,我只能远远拍了‎夕阳西下的照片。

柏林的景点太多,又是祖孙三代的旅行,我们通常逛到晚上六点多就回住处。

柏林的交通也是地铁+轻轨。从亚历山大广场坐地铁U5+轻轨S2回去,比248路公交车坐22站要快上不少。

↑勃兰登堡门

↑从施普雷河畔远眺国会大厦的玻璃穹顶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的骑马雕塑

↑柏林国立图书馆

↑洪堡大学

↑柏林新岗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战争与暴政牺牲者纪念馆)

新岗哨里露天状态下的凯绥·柯勒惠支雕塑“母亲与亡子”

↑德国历史博物馆正在展出近代德国(1848-1989)重大历史事件

↑1989柏林墙倒塌,标志着东西德分裂结束

↑柏林大教堂、柏林电视塔、红色市政厅(从左至右)

↑博物馆岛的卢斯特花园、柏林旧博物馆

↑海神喷泉和圣母教堂

↑暮色下的柏林红色市政厅和柏林电视塔

↑亚历山大广场的世界钟

↑胜利纪念柱

↑纳粹时期被迫害同性恋者纪念碑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由地上的碑柱区和地下的展厅区组成,是德国最重要的大屠杀纪念馆。80年代末,记者利·罗什和历史学家埃贝哈德·杰克尔提出民间倡议。1999年,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按照建筑师彼得·艾森曼的设计图纸进行建造的决议。2005年建成后向公众免费开放

19,000平方米的碑柱区犹如迷宫一般庞大密集,由2,700 块高低不同的立柱构成。

地下展览馆安检严格,免费参观。展览馆分为受难规模展厅、家庭展厅、姓名展厅、地点展厅。印象最深刻的是姓名展厅,可以听到二战期间整个欧洲被害和失踪犹太人的名字和简记。朗读所有受害人的生活故事,需要大约6年7个月27天的时间。

这里不建议携带14岁以下儿童参观。可以花3欧租德英荷兰语的导览器讲解。中文版说明书也可以免费取阅。

(资料图)

(待续)

备注:《欧行漫记》系列图文皆为原创(资料图除外),首发于公众号“人文视线”和今日头条“小洋楼杭州”。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马太福音2:10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的欢喜。


娄晓阳,网名小洋楼,今日头条优质文化领域作者,公众号“人文视线”作者,文化艺术原创文章分享。

合著图书《恋恋韩情》,个人编著《韩碟》。合著电子书《美国游记》,独著电子书《我不是娱记》三部曲。作品集《晓看精选集》《微声随想录》《天堂电影院:高分电影里的情爱》。


摄影和游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