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15 17:19
文|三门
编辑|黄毅来了
2004年,中国女排在0:2落后的情况下,连翻三局,时隔20年登上最高领奖台。
这样的成就,离不开那位男人的鼎力相助。
他就是女排名帅:陈忠和。
曾经多位至亲接连离世的他,如今终于收获了自己的幸福。
1957年,福建漳州出生了一个小男孩,取名为陈忠和
父母对他没什么太大的期许,只希望他能顺利长大。
父母十分重视陈忠和的教育,小男孩也没辜负父母的期待。
从小,他就表现出了惊人的运动天赋。
母亲说,陈忠和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喜欢将家里的东西丢过来丢过去。
稍长大一些了,父亲开始带陈忠和去看村里的比赛。
那么多的种类,陈忠和唯独对排球最感兴趣。
父母捕捉到了这一点,开始给他报班进行学习。
陈忠和的排球之路,就从这里开启。
20岁那年,陈忠和进了漳州市排球队。
也正是在这里,他遇见了自己一生的恩师:徐莲蒲。
徐老看到了陈忠和身上的优点,帮助他快速成长。
正是有了他的帮助,陈忠和得以进入福建省省队。
也正是在这里,陈忠和的排球生涯,才真正开始。
来到省队后,陈忠和却遇见了自己的难题。
由于身高只有178,陈忠和无缘主将,只能成为替补。
他不甘于此,决定另辟蹊径。
每场比赛,陈忠和都坐在场外,观察球员的一举一动,从中吸取经验。
长此以往,他考下了国家一级教练证,在福建队担任起了随队教练。
机会,也正是在这时找上门来。
1979年,中国女排国家队寻找新的陪练。
陈忠和知道这是自己最好的机会,他主动申请,为自己的前途又添了把柴火。
22岁的他成功进入女排国家队,担任陪练。
在女排里,陈忠和认真训练,成为了教练组中不可代替的一员。
女排成员各个身强体壮,陈忠和在里面像个小手办。
他知道自己只能刻苦训练,才能弥补身高上的不足。
也正是这样的想法和认真的训练,让他赢得了队员的信任。
当然,也有人质疑陈忠和,认为他的实力不足以成为一名教练,只能当陪练。
面对多方质疑,陈忠和选择用实力说话。
他日复一日研究各个国家的战术,给出针对性意见,打造独特训练方案。
这样的决心和毅力,为中国女排带来了第一枚奥运金牌。
陈忠和并没有为此沾沾自喜,他知道,这只是漫漫长征路上的第一步。
只是,还没等长征路走到一半,陈忠和就经历了一个巨大打击。
1992年,陈忠和的妻子王莉莉因车祸不幸离世,年仅31岁。
这段时间,是陈忠和一生中最暗沉的时光。
他和妻子伉俪情深,意外之后终日以泪洗面,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就连自己挚爱的排球,也被他抛在了脑后。
妻子留下了一个孩子,交给陈忠和独自抚养。
孩子和排球,加上对妻子深切的思念,陈忠和几乎就要被压垮了。
也正是此时,郎平出现了。
郎平不仅是陈忠和的朋友,更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柱。
有了郎平的陪伴,陈忠和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
站在球场上时,他终于能专注于眼前的比赛,将所有的杂念都赶出脑袋。
陈忠和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动力,将心血投注到事业上。
2000年,当时的总教练胡进宣布离任,陈忠和临危受命,成为女排主教练。
刚刚接过交接棒那段时间,面对陈忠和的是重重困难。
队伍成绩的下滑带来了士气的低迷,陈忠和明白,想要重振雄风,只能从基础做起。
他大刀阔斧地更改女排训练方式,从各个方面入手,誓要将整个队伍水平提升回来。
伴随着陈忠和的一系列改革,女排终于在2003年重新站上最高领奖台。
但他们都明白,这不是结束,女排的目标,是奥运会领奖台。
陈忠和没有想到,在这个重要关头,竟然又发生了另一桩变故。
他的父亲,突然病逝。
临终之前,也没能见到儿子的最后一面。
陈忠和知道自己无法为父亲的在天之灵做上些什么,只能化悲愤为 动力。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对阵强敌俄罗斯女排。
比赛状况异常焦灼,中国队一度陷入落后局面。
关键时刻,陈忠和果断调整战术。
正是这个举动,带领女排成员逆风翻盘,拿下奥运金牌。
胜利的那刻,陈教练难掩内心的激动,泪水夺眶而出。
这枚金牌,也是他对已逝的父亲,最好的祭奠。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陈忠和主动请辞,卸下教练一职。
他明白,自己能为女排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剩下的路当由别人来带领。
回归家庭的他,终于不再是独自一人。
陈忠和年轻时,曾遭遇无数重大打击。
23岁时,陈忠和刚刚担任陪练两年,便遭遇了哥哥离世的重大打击。
全家顶梁柱只剩下他自己,压力自然不用多说。
好不容易熬了下来,没想到12年后妻子车祸离世,小家只剩下他一人。
悲剧总是一桩桩找上他,1993年,陈忠和母亲瘫痪,
仅仅四年,父亲便因为脑溢血去世。
亲人一位接一位地离世,陈忠和不知如何是好。
他只能默默忍受,即使获得再多荣耀,也无人可以分享。
好在,李东红及时出现。
李东红是女排队员,她看见了陈忠和的悲痛。
“他当时的生活可用清苦和艰难形容,带着个孩子,当爹又当娘,还要把整个心思用在球队上。”
她帮助这个鳏夫收拾屋子,一来二去也有了些情感。
1993年清明节,陈忠和带着李东红来到了前妻的墓前。
对着王莉莉的长眠之所,陈忠和又显现了一如往常的悲哀。
两年后,两人完婚。
陈忠和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女排事业,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面对夸赞,他却总是挂着淡淡的笑容,不好意思地推脱。
“国家对我个人的褒奖太多了,女排取得的成绩是几代人共同奋斗的结果,我只是做了一点点贡献。”
正是这一点点贡献,才让女排有了今天的成绩。
参考资料:
中新网|60岁的前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卸任福建体育局副局长
国家体育总局|女排人心中的女排精神——陈忠和:女排精神要世代传承
新华网|女排人心中的女排精神——陈忠和:女排精神要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