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4 08:25
朔州市旅游业协会党支部书记 朔州市王昭君文化研究会会长
(2024年9月2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父老乡亲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九月的塞外,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正是农作物瓜果飘香、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在这美好无限的时节,我们在昭君出塞第一村和南榆林乡最美乡村——青钟村,尤其是在今年这一背景下举办朔州市昭君文化座谈会,更加显示了座谈会的意义和价值。
应邀出席今天座谈会的有:李尚东 朔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马炳倩 朔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谭 雄 朔城区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旅游卫生工作委员会主任、齐宏亮 朔城区工会主席、赵 珍 朔州市旅游业协会会长、支配勇 朔州市昭君文化研究会会长、市旅游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张清军 朔州旅游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市昭君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仙桃 朔州市旅游业协会监事、唐希忠 朔州市昭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秀兰 朔州市昭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改秀 朔州市昭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蔚 俊 朔州市昭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青钟村守墓人)、李计明 朔州市昭君文化研究会办公室副主任(青钟村守墓人)、张淑玲 朔州市昭君文化研究会办公室付主任、田晶晶 朔州市昭君文化研究会办公室工作人员。
在此,我谨代表朔州市昭君文化研究会和主办方朔州市旅游业协会、青钟村村民委员会,对应邀到来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朋友们,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体现民族友好的重大事件,不仅巩固了汉与匈奴的友好关系,加强了匈奴与汉的贸易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两个民族的互相学习,而且,还以身谱史,播下了两个民族长久友好的种子。千百年来,围绕昭君出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朔州大地源远流长,青钟村王昭君的塑像将吸引更多游客去瞻仰。
朔州市旅游业协会的王昭君文化研究会,从成立以来一直遵循“发展朔州旅游事业”这一条主线,开展王昭君文化研究。从2012年组建,由小到大,在困难中逐步成长。到2023年,王昭君文化研究会已发表论20多篇,唐希忠《关于昭君文化的再认识与发展考量》、郑志东《王昭君热现象浅析》、丁一厚《从魏绛和戎到昭君出塞的和平之路》等20 多篇论文,2023年出版了论文集和五省市同行交流。
在撰写关于王昭君的研究论文时,研究会的成员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他们认为:随着经济收入及中等收入人群的增长、带薪休假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着原来以观光休闲为主体的旅游市场逐渐向以度假居住为核心,结合观光、休闲、体验、养生的度假市场转变,大众度假时代已经全面来临。度假时代下,人们不再追求赶景点、忙拍照,而是希望可以尽可能的停留下来,沉淀心灵、享受生活、体验“闲情逸致”,最终带来身体的放松与心灵的愉悦。可见,旅游度假的核心价值也是游客身心的健康,因此旅游与健康有着天然的耦合性,两者的结合发展,为健康小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撰写关于王昭君的研究论文时,研究会的成员们认为这个方向是一直遵循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大美女如璀璨星辰,而王昭君,这位以“落雁”之美誉流传千古的佳人,更是让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她的一生,是美丽与智慧并存的典范,也是古代女性勇敢追求自由与和平的缩影。他的故事,让人们度假时,不再追求赶景点、忙拍照,而是希望尽可能的沉淀心灵、享受生活、体验“闲情逸致”,最终带来身体的放松与心灵的愉悦。
当然,探究王昭君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及艺术形象在研究这位历史人物时显得尤为重要。历史背景:王昭君,作为西汉时期的和亲公主,其远嫁匈奴单于的壮举不仅促进了汉匈之间的和平共处,还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与文化交流。论文中应详细阐述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分析其在汉代外交政策中的独特地位。
文化意义:王昭君的故事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了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她不仅代表了古代女性的牺牲与奉献,也象征着和平与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论文可探讨王昭君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以及她如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和亲”精神的象征。艺术形象:在文学、戏曲、绘画等艺术领域,王昭君的形象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特别是在古代绘画中,王昭君常被描绘为端庄秀丽、温婉可人的仕女形象。研究这些艺术作品,可以进一步理解王昭君形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她作为文化符号的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撰写关于王昭君的研究论文,需全面考察其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及艺术形象,以期全面而深入地揭示这位历史人物的多重价值。
历史背景与人物剖析:王昭君,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生平事迹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也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研究会在深入探讨王昭君的历史背景,分析其作为和亲公主的政治意义,以及这一身份如何塑造了她的传奇色彩。
文学作品中的王昭君形象: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以王昭君为题材,创作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戏曲、小说等。这些作品不仅再现了王昭君的美貌与才情,更通过艺术加工,展现了其深明大义、牺牲个人幸福以维护国家和平的高尚品质。分析这些作品,可以窥见不同历史时期对王昭君形象的不同解读与情感寄托。
研究论文视角: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研究会还将探讨近年来关于王昭君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包括其历史地位的重新评价、文化符号的建构与传播、以及跨文化传播中的王昭君形象等。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成果,探讨和力求为未来的王昭君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我们认为,王昭君研究论文及文学作品创作是一个集历史、文学、文化于一体的综合课题,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位历史人物,还能促进对古代社会、文化、心理的深入理解。
王有仁先生创作的现代诗《拜谒昭君墓——在山西省朔州市青钟村,有座昭君墓……》我们第一次运用现代诗的形式,歌颂王昭君。
到目前为止,我们创作的文学作品还有:王有仁先生创作的《朔州旧堡村的传说》,这篇故事发表于2021年12月《民间传奇故事》(上)总第810期。
王有仁先生创作的《王昭君跪拜谷子地》,这篇故事发表于2023年11月《民间传奇故事》(上)总第879期。
王昭君文化研究需要各个部门配合。为了弘扬昭君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我特别感激青钟村在区、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依托朔城区的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倾力打造昭君文化旅游品牌。2019年年夏秋季节,青钟村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获得感”,利用沟壕垃圾点和多年闲置的废旧院落,精心打造人居环境工程,新建一处占地30多亩的昭君文化广场。昭君文化广场的建成,不仅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集休闲、养生、健身、养老为一体的服务平台,更为美丽青钟增添了许多亮点。
王昭君雕像落户青钟村,并在朔城区2023年举办昭君文化节上揭幕,引起社会关注。大家还记得,2018年10月14日,朔州举行第三届青钟昭君墓祭拜仪式时,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原县委书记、兴山县昭君文化促进会吴开保会长提议,拟免费赠送朔州市青钟村一尊汉白王昭君雕像。2021年9月20日,时任青钟村委会负责人蔚俊前往湖北参加昭君文化节活动期间,受到吴开保会长亲切约谈,确定以兴山县政府名义赠送该村汉白玉昭君雕像一尊,像高2.3米,底座1米,定于2022年9月2日朔城区举办昭君文化节前到位并妥善安放。2022年8月15日,兴山县人民政府选派专人将雕像护送至青钟村,并完美安放于王昭君的衣冠冢前。
来自五省九市的参会者站在雕像下想像昭君生活的时代,“听”她诉说往事和历史。王昭君雕像引人注目,这是她的家乡给树立的,将一定会促进朔州王昭君文化研究的进一步繁荣。
我个人认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大美女如璀璨星辰,而王昭君,这位以“落雁”之美誉流传千古的佳人,更是让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王昭君的故事再次引发了新一轮的“昭君热”。你可以去写王昭君以一袭华丽的汉服亮相,仿佛穿越时空而来,完美复刻了那位远嫁塞外、促进民族和亲的传奇女子。她的眼神中既有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又有对未知命运的坚定与勇敢,让人不禁为之心动。
王昭君不仅仅是一部讲述个人情感的古装剧,它更是通过王昭君的视角,展现了汉朝与匈奴之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王昭君的智慧与美貌成为了连接两个民族的桥梁,她的每一次抉择都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与牺牲。
值得一提的是,写王昭君可在服化道上也是下功夫,每一套服饰都力求还原汉朝风貌,让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独特韵味。描写王昭君演技更是可圈可点,你可以让王昭君的柔情与坚韧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亲眼见证了那段传奇故事。
然而,王昭君的故事远不止于此。她的一生,是美丽与智慧并存的典范,也是古代女性勇敢追求自由与和平的缩影。我们不禁要思考:在当下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又能从王昭君身上学到什么?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还是对困难的勇敢面对?王昭君是美貌成就了传奇,还是传奇赋予了美貌新的意义?我认为或许就是下一个引发讨论的热点!
预祝“朔州市昭君文化座谈会”圆满成功。